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自殺重返十大死因 台灣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拉警報

自殺重返十大死因 台灣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拉警報

台灣衛生福利部近日公佈最新113年國人十大死因,最令人矚目的變化莫過於「自殺」這一項目時隔14年再次重返排行榜,再度引發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根據公布的數據,113年國人十大死因分別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及腎病症候群與腎病變,以及蓄意自我傷害(自殺)。其中,自殺在本年度以4,062人死亡名列第十,比起112年增加了164人。

進一步分析不同年齡族群的變化,自殺死亡在0至14歲、65歲以上年齡層均較去年度下降,反觀15至64歲這一青壯及壯年世代,死亡人數卻明顯上升。值得深思的是,自殺已不再只是特定族群的隱憂,而是橫跨多個世代,逐漸成為國內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

針對此現象,衛生單位指出,青少年自殺問題與網路使用、父母離異、睡眠障礙等多元因素密切相關。至於壯年與中年世代自殺成因則要持續透過更細緻的資料分析來釐清。為了回應青壯世代自殺死亡率上升的趨勢,政府早在113年8月1日就啟動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截至今年5月初,已有5萬4,508人使用該方案的資源。

專家指出,自殺成因往往並非單一因素使然,而是生理、心理、社會等面向共同影響的結果。面對自殺率上揚的現況,官方將持續推動跨部會合作,從「全面性」、「選擇性」到「指標性」三大層面,落實多階段的自殺防治策略。同時,也將推廣自助、救助與助人等文化,加強社區大眾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支持。

台灣自殺問題再次回到社會焦點,不僅提醒大眾心理健康不能輕忽,更象徵疫後時代及生活型態變化下,國人處在越發複雜的社會心理壓力。隨著自殺議題重新躍上十大死因,希望未來社會、家庭與政府攜手,完善心理健康支持系統,讓危機中的人都能獲得理解與協助,為降低自殺發生率共同努力。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