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桌壇爭議:葉伊恬大滿貫參賽資格遭取消,桌協道歉風波落幕
台灣桌壇近日爆發爭議,17歲桌壇新秀葉伊恬遭桌球協會(桌協)以「思慮欠周」為由,擅自取消其WTT美國大滿貫賽參賽資格,引發社會高度關注。隨著事件延燒,體育署、教育部及多位民代紛紛介入,最終桌協於3日正式出面道歉,體育署則宣布亦不會凍結協會年度補助款,此風波暫告落幕。
事件原由於桌協秘書長葉國欽在大滿貫賽報名截止前,因溝通未及而直接取消葉伊恬資格。此舉引來葉伊恬恩師、有「桌球教父」之稱的莊智淵以及外界強烈不滿。面對批評,桌協曾多次強調,依黃金計畫等規定,接受政府補助的選手有代表國家出賽的義務;而亞青賽與美國大滿貫賽因時間重疊,選手不得不二選一。協會主張,亞青賽為國家隊賽事,具代表性與榮譽性,因此葉伊恬應優先參加亞青。
桌協也指出,相同情形下,其他黃金計畫選手如郭冠宏、張佑安均選擇國家賽事,唯葉伊恬堅持參加大滿貫賽。為保持決策一致性,協會遂取消其美國大滿貫賽資格。協會解釋及時告知國際賽會的必要性,避免發生過去台將因臨時退賽遭WTT扣分、影響排名的前車之鑑,稱一切出於「保護選手」。
在各界壓力之下,桌協終同意出面致歉。由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體育署署長鄭世忠、與桌協理事長趙重光共同發表三點聲明:首先,協會認錯並致歉,承諾未來將加強與選手及教練溝通;其次,會務推動將以選手為核心,更細緻溝通協調;最後,體育署與協會將共同努力,為國家選手打造更好國際競賽舞台。
儘管協會常務理事陳信諺另發7點聲明,主張協會依法行政、強調決策依規,但由於該聲明被視為個人意見,協會對此不再回應。事件也引來綠營立委黃捷批評,質疑協會脫離服務選手的本質,呼籲徹底檢視現行管理並汰換不適任主管人員。
此次葉伊恬參賽資格遭取消事件,揭開桌協與選手、教練間溝通失靈的問題。儘管道歉落幕,但如何真正以選手為本,打造制度化、尊重專業的運動環境,仍是未來台灣體壇亟需面對的挑戰。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