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政策引旅遊業隱憂 政府研議補助協助產業轉型
交通部近日召開會議,邀集旅行業相關公協會理事長,針對美國川普政府最新關稅政策對台灣觀光產業可能帶來的影響與因應方向進行深入討論。目前美國對外貿易政策尚未明朗,儘管尚未對台灣觀光業造成直接衝擊,但業界普遍憂心,未來仍有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會議中,多位業者代表針對當前旅遊業的處境提出看法。業者指出,過去觀光署曾編列預算,補助23家公協會以提升旅遊品質,推動產業轉型。然而,今年該補助尚未恢復,不少協會希望能夠繼續獲得政府支持,緩解旅遊市況不振的壓力。此外,有業者反映,單靠旅遊補貼,無法根本解決目前旅行業所面臨的困境,建議中央應該從提升觀光相關的軟硬體設施做起。
交通部長陳世凱在會上指出,台灣觀光產業近年積極拓展國際市場,不再僅仰賴部分單一市場,並持續提升國際能見度。雖然現階段美國的關稅調整並未直接波及台灣觀光產業,但隨著全球經貿局勢發展,必須超前部署,謹慎評估與應對各種潛在變數。
針對業界關切的補助措施,品保協會理事長張永成表示,過去觀光署推動「促進旅行業發展方案」,每年編列一億元資金,分別補助全台各大旅行公協會及品保協會,用以提升旅遊品質以及行銷與轉型升級。該計畫自2021年至2023年試辦,成效顯著。不過,今年適逢全球經貿不確定性增加,部分產品報名率較去年下降八成,企業獎勵旅遊需求也面臨觀望。張永成呼籲政府恢復補助,協助業者渡過難關。
陳世凱回應,理解業界訴求,並承諾將於七月底前提出具體補助方案,但因預算有限,補助幅度仍需討論與規劃,期盼未來能夠額外爭取預算投入。張永成則半開玩笑地表示,補助金額當然是「愈高愈好」。
台灣觀光協會韓國市場召集人王全玉則強調,當前產業困境不能僅僅依賴旅遊補貼,更應從觀光軟硬體的優化出發,才能真正讓台灣成為亞洲熱門旅遊熱點。會中還有業者提出人才培訓、航旅合作等多元建議,希望官方能與產業攜手推動長遠發展。
整體而言,政府與旅遊相關業界在本次會議中達成共識,將共同面對可能的國際經貿變局,並強化觀光政策規劃,朝向提升台灣旅遊競爭力的目標前進。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