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2025台海兵棋推演反思:超越勝負的國防模擬

2025台海兵棋推演反思:超越勝負的國防模擬

近期,一場針對2025年台海防衛的兵棋推演在台北圓滿落幕。此次模擬,由多位退役將領與專家組成兩軍對抗團隊,聚焦於中共武力犯台情境,重現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區域安全挑戰。推演全程採用美軍標準JTLS兵棋系統,動員上百人力,電腦全時監控,持續進行多日,力求還原戰場瞬息萬變的複雜局面。

然而,無論技術與人力資源多麼大量投入,兵推最終呈現的結果終究無法與真正戰爭中的現實劃上等號。推演過程中,變數繁多且難以預測,參演人員也指出,許多實際戰場上會遇到的不可量化因素,在模擬環境下難以完全展現。這正是兵棋推演無法視為決勝負的唯一依據,但卻為國防決策和戰略調整提供重要的思維激盪。

這場演習的情境設計也不同於先前的傳統構想。「紅軍」階段性派遣艦艇進入台灣十二海里領海,但「藍軍」選擇不開火,而以並航跟隨方式設法逼離,模擬在國際爭議壓力下,如何應對挑釁行動,兼顧安全與風險控管。這種情境特別對指揮官決策、戰場回應以及政治層面的折衝帶來壓力,體現現代戰爭不僅是武裝衝突,更離不開各方心理與資訊較量。

推演也凸顯了民間智庫與官方兵推在思維上的不同。以往軍方偏重戰術層面,民間則更多引入戰略與政治層面考量。事實上,重大戰役歷史早有教訓——二次大戰中,日本聯合艦隊在中途島兵推時為避免士氣低落、刻意「校正」不利結果,最終在實戰中慘遭失敗。這再次說明,若將兵推結果等同於勝負預判,反而會誤導決策,產生粉飾太平的危險迷思。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參與兵推的退役高階將領曾參與官方演習,兩邊「紅藍軍」對壘的勝負結果顯示明顯差異,這促使國防體系反思自身思維慣性與訓練盲點。透過不斷從嚴設計,強化應變壓力,兵推才能真正發揮磨練危機意識、凝聚社會認知的效果。

最終,在真實戰場前,兵推是推敲戰略、塑造團隊韌性的思考場。它更像是一場高難度的模擬考,而非一錘定音的聯考。各界唯有正確看待其成敗意義,才能進一步完善自身防衛布局,遠離自我感覺良好的風險,為台海和平安全增強最後一層保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