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台灣6月天氣劇烈變化 各地嚴防強降雨与高溫

台灣6月天氣劇烈變化 各地嚴防強降雨与高溫

台灣近期天氣將有明顯變化,民眾應密切關注最新預報。氣象專家分析指出,6月初受到西南風與梅雨鋒面影響,各地易有強降雨和劇烈天氣現象,氣溫則持續偏高,部分縣市甚至會出現高達36度以上的悶熱天氣。

氣象站指出,6月3日至4日,鋒面滯留在台灣附近,滴雨範圍涵蓋全台,西半部地區更需防範短延時強降雨。5日鋒面南移至巴士海峽,雖雨勢略減,但午後對流仍盛,局部大雨機率存在。6日至10日轉為典型夏季型態,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天氣悶熱,白天高溫32至35度,午後各地山區則易有雷陣雨。

專家指出,6日至11日太平洋高壓勢力偏強,台灣吹南風至東南風,午後多為西北方來的雷陣雨。11日至16日則逐漸轉為西南風主導,嘉義以南降雨量顯著增加,其餘地區仍以午後雷陣雨為主。同時需留意10日以後,南海地區有熱帶性系統發展的潛力,不排除接下來數日內生成低氣壓甚至發展為今年首個颱風,但實際路徑與影響仍需後續觀察與資料更新。

進入夏季後,專家預測7月至11月為颱風活躍期,今年有利於颱風生成的環境約自夏至後展開,預估整個季節將有17至24個颱風形成,略低於往年平均。不過,颱風是否直接影響台灣,還需根據大氣環境與路徑動態持續追蹤。

除了關心即將到來的強降雨與高溫外,部分縣市針對可能的大雨及土石流風險已發出警戒。台南市、高雄市與屏東縣在6月2日下午已接獲大雨特報,山區民眾及行經相關路段者應留意落石或道路坍方低窪積水等次生災害。

回顧去年7月凱米颱風帶來的破壞,台南官田區等多處野溪護岸設施受損,當局早前已完成相關復建工事,以加強今年汛期前的防災能力。水利單位強調,經費與工進均已動員,相關高風險區域護岸防護也於汛期前完成修復。各地堤防與野溪護岸工程亦正陸續推進,以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氣象單位也提醒,隨著天氣趨於不穩,民眾安排端午連假返鄉或旅遊行程時,需隨時關注最新天氣資料,遇有強降雨或突發氣候劇變時,應採取適當防護措施,並遵循地方政府發出的防災指引。未來一段時間,台灣天氣仍將在高溫與陣雨間反覆變化,建議保有彈性調整生活與工作計畫。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