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曼谷設計週台灣團隊展現多元文化底蘊
2025年曼谷設計週,台灣參展團隊展現豐富創意與在地文化底蘊,成為本屆國際盛會中一道獨特風景。今年不僅有台灣茶文化推廣者柯舜耀於泰國積極經營茶館,同時結合華人中藥行,以漢方元素入茶,向當地社群展現台灣茶葉獨有的風味。柯舜耀表示,他希望藉由走讀導覽的方式,讓泰國人和台灣人一同回顧台灣自日治時期向泰國出口茶葉的悠久歷史。時至今日,曼谷老城區仍可尋得台灣茶的歷史足跡,像是有著百年歷史的「有記茶行」,自1890年從福建發跡,不僅見證了台泰茶葉交流,也在曼谷與台灣大稻埕兩地扎根發展。
柯舜耀也帶領遊客穿梭於曼谷老城,深入體驗台泰茶貿交流的歷史軌跡。他認為,唯有深刻認識及呈現地方特色,才能有效推廣至國際舞台,台灣的茶文化正透過這樣的國際設計交流活動,重新被世界關注與認識。
除了茶文化,在曼谷耀華力路附近的相府內(Luenrit),由當地居民與泰國藝術大學(Silpakorn University)學生共同手工製作的燈籠,形成絢麗的社區裝置藝術。此次設計週更舉辦泛東南亞設計師論壇,來自台灣的策展人郭俞霈亦是核心參與者之一。她與指導教授攜手規劃論壇,並策劃了「福符永續」展覽,邀請來自東南亞多國的藝術家,透過各自的成長背景創作,展現華人文化在不同地域的多元樣貌。
郭俞霈表示,自己在泰國及馬來西亞多年,深刻體會當地華人對家族文化的珍視與延續。她認為,無論地理、時空如何變遷,大家講述及記錄的其實是同樣關於“下南洋”的故事。
此外,設計週上還有印尼學者Erwin Ardianto Halim展示以傳統織布圖案、民族數學原理設計的Uyayarara椅子,凸顯東南亞文化如何在現代設計中延續與轉化。曼谷設計週成為台灣與東南亞各國藝術家對話、互相啟發的重要平台。
綜觀本屆曼谷設計週,不論是台灣茶文化跨界融入泰式漢方、古老茶行歷史走讀,還是華人體驗與新世代設計對話,皆見證了台灣文化的多層次與包容性。設計週期間,泰國社會不僅加深對台灣文化的認識,也形成台灣與東南亞文化永續交流的嶄新契機。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