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桃園市融合母親節、宗教與原民特色 推動多元文化與舊城活化

桃園市融合母親節、宗教與原民特色 推動多元文化與舊城活化

桃園市近期接連舉辦多場結合母親節、宗教文化及原住民族特色的社區活動,展現城市多元文化融合與舊城區再生的努力。

桃園副市長蘇俊賓日前於桃園區「景福宮感恩五月母親節系列活動」出席,與現場親子民眾熱情互動。蘇俊賓表示,景福宮不僅在母親節透過有獎徵答、闖關遊戲與導覽介紹等形式,讓家庭成員共享天倫之樂,更致力於將宗教、文化、藝術融合,讓孩子在趣味體驗中了解景福宮豐富的歷史底蘊與傳統廟宇文化。他向小朋友說明桃園地名的由來,並以廟宇與城市發展的淵源,強化大家對地方歷史的認識。蘇俊賓也帶領小朋友體驗擲筊,感受宗教習俗的樂趣與神聖。

活動中,蘇俊賓特別介紹景福宮舉辦的文化藝術展覽。堂內獨特的人物造型燭台是國內罕見,尺寸更為全台最大,經文化局與景福宮多年合作調查,現已正式登錄成為桃園市市定古物,展現廟宇藝術之美。蘇俊賓期許透過景福宮各類文化、親子與信仰活動,讓來訪的信眾不僅止於參香祈福,也能進一步欣賞在地歷史故事與珍稀古物。

為促進舊城區再生,市府正以景福宮為起點,推動步行路網與人行空間友善改造,讓老城區逐步重現往日活力。相關計畫結合交通優化、商圈創新與文化诠釋,期盼吸引更多青年回流,為老城注入新氣象。

同時間,副市長王明鉅也於觀音區參與模範母親表揚活動,肯定母親對家庭與社會穩定的貢獻。今年透過各里辦公處、原住民族團體推薦,共表揚26位模範母親,傳達家庭價值的重要性。

此外,桃園市推動原住民文化傳承工作屢見成效。蘇俊賓近期亦於中壢區「天籟之樂引領人間美好暨靈讚新婚-讚美之城活動」中,介紹桃園作為都會原住民人口最多的城市,持續支持原民文化在都會發展。市府首度舉辦原住民族聯合婚禮,結合各族傳統禮俗及當代儀式,不僅讓新人與金婚夫婦在喜慶活動中受到祝福,更以婚禮為起點,推動更多原民文化交流;39處文化健康站也讓原民長者和家庭能夠獲得持續照顧和情感連結。

這一連串活動展現桃園市府結合文化傳承、社區發展與城市更新的用心。未來將持續推廣多元文化、優化公共空間,為市民打造更具溫度與歷史底蘊的生活環境。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