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警察交通大隊關注員警心理健康 舉辦壓力調適課程並推動心理支援措施
桃園市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近日針對員警心理健康議題,舉辦了一場身心健康促進與壓力調適課程,並由石牌鄭身心醫學診所院長鄭宇明醫師擔任主講。這次活動目的在於關注員警方方面臨的高壓工作環境,並積極提供支持管道,預防憾事再度發生。
鄭宇明醫師以扎實的臨床經驗,分享焦慮與壓力可能顯現在頭髮、眉毛、手部等外觀異常,提醒過度壓力會損害自律神經運作,引發身體各種疾病。針對壓力調適,他建議員警可從攝取情緒營養素EPA(二十碳五烯酸)、規律有氧運動(建議以運動時間為主、而非次數或距離)、確保充足睡眠,以及經常與親友進行有質感的對話(包括積極回應或一起閒聊)等多方面著手,有效舒緩心理壓力與情緒反應。
鄭醫師同時引用心理學家哈洛著名的「猴子實驗」,強調陪伴家人在情感支持上的關鍵角色。課堂現場反應熱烈,員警紛紛踴躍提問,鄭醫師亦一一解答,協助與會同仁尋找紓壓方法。座談環節中,副大隊長蕭瑞鵬則進一步與員警面對面互動,仔細傾聽基層意見,強調單位高度重視溝通,持續暢通反映管道,力圖營造更為互助與支持的組織氛圍。
交通警察大隊大隊長李維振指出,警察工作壓力繁重,經常需面對各種突發且複雜的民情狀況。若未能建立良好抗壓調適機制,將影響員警整體身心健康,進而影響服務效能。因此,大隊積極推廣各項免費心理輔導資源,鼓勵同仁善用由警政署及警察局所提供的心理健康支援,包括「心情溫度計」及「憂鬱檢測」APP,協助自我檢視情緒狀態。
此外,為進一步強化同仁參與意見反映,大隊設立匿名意見信箱,方便員警反映困難與建言,作為組織改進的參考依據。李維振強調,員警是交通大隊最珍貴的資產,唯有維護好員警的身心健康,才能為市民提供高品質交通服務。
大隊亦再次呼籲,面臨困難時不要獨自承受,主動尋求協助絕非弱勢表現。社會中仍有許多溫暖與資源,只要勇敢求助,總能找到解決困境的方法。如有相關需求,歡迎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1995或張老師專線1980,尋求即時協助。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