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桃園交通與公共安全全力升級

桃園交通與公共安全全力升級

桃園市近期交通安全議題備受關注。4月底與5月初,八德區接連發生汽車逆向衝撞行人以及汽機車相撞事故,造成2死6傷,引發市民對行人安全的高度憂慮。雖然過去5年市內交通事故總件數有所下降,但去年死亡人數卻上升近16%,事故致死率創新高。

有市民建議,應加設更堅固的安全錐與行人庇護設備,減少失控車輛衝入人行道的機會。不少民眾也認為,目前行人在守法觀念與自我防護上還有改善空間,呼籲彼此共同提高警覺,防範突發意外。

桃園警方分析發現,交通事故致死案件以高齡長者風險最為突出,去年47名死亡行人中長者占63%。主因多涉及車輛超速及行人未依標誌標線通行。警方已加強針對超速、未禮讓行人等違規行為執法,同時透過科技設備輔助與分眾宣導,提升用路安全意識。

市府交通單位則快速推進人本交通設施建置。截至2025年2月,桃園已完成257處路口進行斑馬線退縮及行人庇護島設置,同時鋪設8.2公里標線型人行道。多數高風險路口進行街角拓寬等調整,持續增設人行道並優化行人號誌,期望根本降低事故發生率,保障弱勢用路人的權益。

除了基礎設施改善,警方也針對大型車輛如砂石車進行聯合稽查,防範因視線死角與內輪差造成的潛在危機。知名網路影片曾揭露多輛轎車未禮讓舉手過馬路的學童,最終違規車主依據畫面追查並開罰,引發社會對行人路權保障的進一步重視。

另一項數位推廣議題則顯示,桃園市民卡APP雖已重新上架,但註冊率僅約3%,顯示市府在電子化服務推展上仍有努力空間。相關單位已著手評估核心功能與宣傳策略,期盼提升市民數位參與度。

同時,警消與社會局也針對母親節、長照服務基地開工等舉辦多項活動,兼顧安全與關懷弱勢。教育局則攜手牙醫師公會辦理學童潔牙競賽,推廣健康知識。

整體來看,桃園市政府與相關單位正多管齊下改善交通與公共安全,同時積極強化社福與數位服務,打造更安全、宜居的城市環境,並持續呼籲市民共同守護自身與他人安全,營造尊重行人與身心弱勢族群的友善空間。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