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經濟學人》再聚焦台灣危機論調,謝金河提媒體偏頗憂慮氛圍

《經濟學人》再聚焦台灣危機論調,謝金河提媒體偏頗憂慮氛圍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最新一期再度聚焦台灣,以「The Taiwan Test!」為封面主題,副標「It’s closer than you think!」強調台海局勢緊張,全球高度關注區域安全。針對此一報導,財訊集團董事長謝金河發表看法,直言《經濟學人》對台灣危機的關注已經趨於「成癮」,連續多年操作相關議題,塑造台灣隨時面臨戰爭陰影的氛圍。

謝金河分析,報導核心認為,隨著中國崛起並大力提升軍事力量,美國的威嚇力有所減弱,加上川普傾向將美國利益擺在優先位置,可能使美國在台灣議題上立場動搖。對此謝金河指出,美國媒體多聚焦於台灣作為全球熱點,卻對於中國內部軍方近期的人事動盪選擇性忽略。他舉例,從李尚福、魏鳳和到最近的魏軍與何衛東接連下台或出事,《經濟學人》都未曾深入報導,質疑其報導角度有所偏頗。

自2021年,《經濟學人》曾以「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報導台灣為全球最危險區域,掀起國際社會廣大討論。三年來,類似危機論調一再出現,讓台灣社會充斥憂慮與討論。近期多方專家與輿論,從加強國防建設、備戰意識,到深化與美國的交流,都促使台灣持續自我提升防衛能力。謝金河亦提到,在蔡英文總統任內,政府於軍備與軍工產業已有顯著建樹,對國防安全提供保障。

針對近期台幣兌美元匯率劇烈波動,謝金河也關注其背後國際政經因素。他指出,川普啟動新一輪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市場動盪與資金流動,造成新台幣急升,連帶引發出口商恐慌性拋匯與熱錢湧入台股。官方雖澄清美方並未施壓,但金融市場敏感反應,投資人與相關產業受到了新的衝擊與挑戰。

最後,謝金河呼籲台灣社會在面對國際媒體渲染時,應秉持冷靜理性態度,不宜輕易被片面敘事牽動情緒。他強調,地緣安全雖需警惕,但也不應放大恐慌,台灣有地理以及軍事實力作為屏障,不必過度悲觀。與此同時,他期許社會持續關注外部局勢,共同推動國家穩健發展,抵禦外在風險。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