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控煙法例修訂踏入新階段 本港積極推動無煙社區

控煙法例修訂踏入新階段 本港積極推動無煙社區

《2025年控煙法例(修訂)條例草案》於上月正式刊憲,並已提呈立法會進行首讀及二讀,標誌本港控煙政策進入新階段。這次法例修訂涉及十項短期控煙措施,其中八項需經修法,包括:推行完稅煙標籤制度、提高未完稅煙草罰則、全面禁止管有另類吸煙產品、規定煙害警示須覆蓋全包裝、排隊時禁止吸煙、擴大禁煙區範圍、禁止向18歲以下人士提供吸煙產品,以及禁止傳統加味吸煙產品。其餘兩項為持續檢討煙草稅加幅及其成效,以及加強戒煙支援及宣傳教育工作。

控煙新措施引起社會廣泛討論,亦再次聚焦吸煙對公眾健康構成的威脅。每年5月31日是世界衞生組織訂立的「世界無煙日」,本年度主題為「戳穿誘惑:揭露煙草和尼古丁製品行業的策略」。實情是,業界為吸引年青人及新吸煙者,不斷推出另類吸煙產品(如加熱煙、電子煙、草本煙)及多種口味產品,包裝為「更安全」甚至「有助戒煙」,形成一種糖衣陷阱。這些產品常以調味劑及其他添加物減低刺喉感,提高吸食體驗,掩蓋煙草本身的危害。

雖然市面流傳另類煙產品較傳統卷煙「安全」、「助戒煙」等說法,但迄今並無確實證據證明這些替代品能有效協助戒煙,其釋放的有害物質及尼古丁含量亦未必低於傳統煙草。部分煙商以低含量作招徠,實則這未必代表健康風險降低,因為接觸相關有害物質並無已知安全水平。戒煙才是改善健康的唯一途徑。

不少上班族習慣於午膳或下班時圍繞垃圾桶吸煙,將其視為休息與交流的一部分。即使下決心戒煙,不少人因「退癮徵狀」如焦慮、情緒波動等不適而半途而廢,轉而選擇另類煙產品自我安慰。然而,這些症狀大多為短期反應,通常在兩至四周後會漸漸減輕。專業戒煙支援及輔導,以及配合適當的尼古丁替代療法,有助提升戒煙成功率。

本港現時於全港18區設有超過70間戒煙輔導中心,免費為有意戒煙人士提供個人化支援,聲音輔導、跟進及藥物治療一應俱全。吸煙造成多種疾病及重大醫療開支負擔,控煙措施不僅有利於減輕醫療系統壓力,亦推動社區健康發展。配合法例收緊、稅率調整與專業戒煙服務,將進一步推動香港向「無煙社區」目標邁進。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