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吐噶喇群島群震引發關注,專家解析對台灣影響
日本鹿兒島縣外海吐噶喇群島地區自21日以來,接連發生多起有感地震,根據統計,截至24日清晨,震度1以上的地震已高達295次,其中最大震度為4級。日本氣象廳發出警訊,指出該區域「地震活動明顯活躍」,提示民眾近期需提高警戒,防範可能發生的強烈地震。
最新地震發生於24日凌晨2點23分,震央位於吐噶喇列島的久石島,震度達4級。附近的小田唐島也感受到2級的震度。自21日開始,吐噶喇列島海域就陸續觀測到規模不等的地震,氣象部門記錄顯示,僅4級地震已發生4次,3級地震18次,2級達74次,其餘震度1級的地震總共將近兩百起。雖然地震次數頻繁,暫無顯著災損報告,也未有海嘯發生的跡象,各級政府與單位持續加強監控。
此情勢引發日本當地居民與專家的關注。不少人將此次連環地震與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前的前兆相比,擔心「吐噶喇規律」再度出現,或許暗示著更大規模地震的潛在風險。地震頻仍的同時,正值暑假旅遊高峰,許多規劃前往日本南部的旅客也開始留意相關資訊。
就本次地震活動對鄰近台灣可能造成的影響,專業人士分析,雖然目前地震震源尚未顯著擴大,且強度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一般認為暫時不會對台灣造成直接威脅。但也有專家提醒,若地震能量持續累積並向南海海槽延伸,不排除有引發規模更大的地震及海嘯的可能性。理論上,大規模地震若發生於南海海槽,產生的海嘯有機會沿著台灣東部鄰近的海溝、海槽迅速傳播,局部地區如宜蘭等地恐有海嘯威脅。目前此類紀錄相當稀少,民眾無須過度恐慌,但仍應多加留意官方警報與即時資訊。
此外,鄰近區域的地震活動同樣不容忽視。菲律賓東部海域於24日也發生了規模6.2的淺層地震,震央距離達沃市約48公里,對周邊國家如帛琉亦有感受。據即時觀測尚無人員傷亡和海嘯消息傳出。
隨著網路上關於7月5日「大災難」的預言流傳,近期日本南部地震頻發讓輿論更加緊張,部分旅遊相關產業受到波及。專家再次呼籲,面對地震頻率升高時,居民及旅客以冷靜態度密切注意氣象單位公告,妥善做好地震應變準備,確保安全。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