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拖吊車過磅規範鬆綁 業者迎政策新轉機

拖吊車過磅規範鬆綁 業者迎政策新轉機

拖吊車業者長年受困於過磅規範,近來終於迎來政策鬆綁。過去,無論是道路拋錨還是車禍事故,必須出動專業拖吊車將故障車輛拖離現場,協助恢復交通秩序。然而,這項看似理所當然的救援工作,卻暗藏極大經濟壓力。只要拖吊車經過某些路段的地磅檢查,一旦超過總重,即會面臨「動輒萬元起跳」的罰單,過去更有業者一趟出勤竟遭開罰4次,苦不堪言。

拖吊車業者表示,雖然每台拖吊車經過合法檢驗,但本身車體必須夠重,才能安全吊掛事故車輛,像是油壓機構、吊桿和加厚底板等配備,讓車子空重就逼近許可總重。只要再掛上一台事故車,幾乎必定超重。業者直言,「以這樣的標準,根本只能拖兩台摩托車才算合法。」但現實上,不管接到哪種救援需求,都無法回避正式任務與法規限制的矛盾。

另一方面,罰單隨著每次過磅不斷堆疊,不少拖吊業者為此血本無歸。曾有業者表示,辛苦一趟僅賺幾千元,卻要繳納上萬元罰金,形同變相剝奪生計。更令人無奈的是,即便出示執行救援任務的正當理由,現場警員往往還是堅持先行開罰,後續只能事後申訴,但處理冗長,徒增社會資源消耗。

業者與業界組織多年來不斷對相關部門陳情,卻始終遲遲未見回應。主管機關將拖吊車區分為「特種貨車」,將被拖的車當成「貨物」一併計重,未能比照拖吊車特殊任務本質做出差異化規定,業者指這項標準與現實脫節。

爭議延燒數年,最終交通主管機關終於鬆口回應,明確公告拖吊車在執行救援任務期間,比照國道路段,全面免除過磅規定。對於近期尚未裁決的相關罰單,業者可依程序申訴,將會根據新規免於處罰。

這項決策雖姍姍來遲,卻為拖吊產業帶來曙光。不僅合理回應拖吊作業的安全需求,更讓業者不再因作業本務受到額外懲罰。相關業界團體希望,未來政策能更貼近實務需求,協助專業救援團隊持續為交通安全貢獻力量。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