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吊車長年陷過磅罰單泥淖 政府最新宣布終於鬆綁
當汽車在路上拋錨或發生車禍時,救援拖吊車的身影總會及時出現,協助將事故車輛移離現場,讓交通儘速恢復順暢。但拖吊車業者近日揭露,儘管他們扮演維護道路秩序的角色,卻因為過磅規定,經常面對鉅額罰單,不僅賺不到錢,還得倒貼,心酸難以言喻。
一名拖吊車業者劉先生上月剛收到一張新台幣1萬2千元的罰單,他坦言,一趟拖吊費用也不過幾千元,這樣的規定讓人根本無法接受。自2004年起,救援拖吊車被要求在省道過磅,只要車輛加上被拖吊的車子總重超標,就得繳納高額罰款,超一公斤還要多付1千元。相較於高速公路早在2019年取消過磅,省道拖吊車卻依然受規範。
其實拖吊車本身就較為沉重,加上油壓、纜繩、吊桿等專業設備,重量往往已接近滿載。現場拖吊作業時只要再加上故障或事故車輛,幾乎肯定會超重。根據拖吊車業者徐先生的說法,他一輛15公噸的拖吊車,裝配必要設備後,檢驗重量就已達13公噸多,依現行規定僅能合法拖動不到2公噸的小客車,讓他自嘲「好像只能拖兩台機車才算合法」。
許多拖吊業者直指規定根本不合理。拖吊車被歸屬於《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所定義的特種車,但交通主管機關卻將其當作一般貨車,依貨車標準過磅,將被拖吊的車輛視作「貨物」合併計入總重。業者常因此次次出勤就有罰款產生,即使向執勤警員解釋,得到的回應往往只有「先開單再說」。
這個困境已經存在十多年,多數業者沒有正規工會,向主管單位陳情未獲具體改善。拖吊車運輸團體近來號召業者北、中、南集結抗議,要求政府正視問題、全面豁免出勤拖吊車的過磅要求、撤銷過往罰單。
終於,交通主管機關4日晚間宣布,將比照高速公路規範,自即日起拖吊車在執行拖吊任務時免於過磅,過去尚未裁決的罰單也可申訴處理。許多業者對此感到鬆了一口氣,期待未來能有更合理的特種車輛規範,使他們專心投入救援工作,無需再為罰單焦慮。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