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政府檢討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計劃 加強防濫用及減少補助金額

政府檢討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計劃 加強防濫用及減少補助金額

政府近日提出檢討及重組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計劃,計劃將原有的「受傷補助」及「臨時生活補助」合併為新的「體恤補助」,同時對申請條件及補助金額作出多項調整。當局表示,這項改革是在審慎理財原則下作出的,旨在更有效運用資源並加強防止計劃遭濫用。

根據現行機制,合資格人士可分別按每日388元及530元的標準獲得受傷及臨時生活補助。新方案下,補助金額將下調,合資格人士每日僅可獲發平均330元,但申請與撥款來源將會與徵收款項及政府撥款收入掛鈎。此外,援助發放日數亦由現時最高180日大幅縮減至60日。當局解釋,申請人於受助60天內,已有時間申請綜援、傷殘津貼等現有社會保障,維持長期雙重領取並不合適。消息指出,若建議落實,部分申請人最終可獲的補助金額將較以往大幅減少,甚至只是原先的十分之一。

在審批條件上,政府計劃恢復計劃初期要求申請人提供註冊醫生證明,證明其傷勢須留院治療不少於7天,或獲發不少於7天的病假單。同時,申請人在兩年內重複申領補助亦會受到限制,目的是防止濫用情況。有關當局指出,過去五年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計劃獲批個案不斷上升,相關補助金發放總額由約2.97億元增至4.92億元。

近期香港警方更拘捕超過300人,他們涉嫌利用虛假醫療證明文件騙取補助金。據透露,部分申請人多年來多次涉及交通意外並持續申領援助。例如,有個別自僱職業司機三年間共獲批超過36萬元補助,亦有申請人五年間累計獲批超過64萬元。這些案例引起關注,顯示現行制度存在漏洞,容易被濫用,導致公共資源分配出現問題。

政府表示,透過今次的檢討和優化措施,期望達致兩大目標—既可保障真正有需要人士獲得臨時財政支持,同時有效防範假證明及多次重複申請的詐騙行為,從而確保公共資源合理分配。勞工及福利局預定下周一向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匯報有關建議,並徵求議員及公眾意見後再作進一步決定。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