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關稅引爆全球經濟不確定風暴
美國總統川普的新一輪關稅政策,正逐步成為全球經濟運作的絆腳石。過去幾十年來,國際貿易在預測性與自由度上的提升,一直是全球經濟穩健發展的關鍵力量。然而,隨著美國推出的10%全面關稅、以及對鋼鐵、鋁和汽車等特定產業徵收的高額關稅,全球大型跨國企業與中小型電商陸續調降銷售預期、預警裁員並重新盤整商業策略。
美國這波關稅行動,不僅使國際貿易環境充滿變數,也直接反映在主要經濟體的成長預測下修中。金融市場雖樂觀認為美中將避免全面貿易戰,且美方最終會與各國達成規避更高關稅的協議,但現階段的不確定性,已對全球經濟活動造成明顯拖累。
近期美國取消針對來自中國、貨值低於800美元電子商務包裹的小額關稅豁免,對眾多小型業者而言無疑是當頭棒喝。全球貿易專家表示,某些商品的關稅突然從零飆升至145%,不少中小企業因而選擇退出市場,這對供應鏈與消費端都產生直接影響。
在這樣的環境下,日本央行、荷蘭及中東和北非等主要經濟體,陸續下修未來的經濟成長預測。雖然官方數據仍與悲觀情緒拉鋸,但工廠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等領先指標已提前顯現壓力。上個月中國PMI寫下16個月以來最快收縮速度,英國工廠出口則深陷五年來最大降幅。一些經濟觀察家分析,德國出口數據短期強勁,實則是工廠加緊出貨應對政策變化,未來幾個月恐面臨業務下滑的反彈風險。
另一方面,印度則因關稅壓力較低,且部分蘋果等國際品牌調整產能佈局,獲得了製造業的成長契機。相較中國,印度有望成為美國進口商品的新主要供應地,並在中短期獲益於美中貿易摩擦。部分經濟學家預期,針對中國的懲罰性關稅將不會輕易消失,印度或將逐步填補供應缺口。
美國的高關稅策略,本質上被經濟學界視為「需求衝擊」,因為進口商品變貴,壓縮企業與消費者的購買力,連帶拖慢其他地區的經濟表現。唯一可能帶來利多的是,由於經濟成長受壓抑,全球部分央行獲得空間下調利率,以刺激經濟。近期,英國央行就計畫運用這一時機,透過降息試圖穩定經濟。
整體而言,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震盪,正讓全球經濟步入高度不確定性時代,企業與政策制定者都須隨時調整以因應快速變動的國際局勢。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