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26型巡防艦首艦下水 象徵現代化卻受財政挑戰
英國皇家海軍新一代26型巡防艦首艦「格拉斯哥號」近日於格拉斯哥斯考士頓造船廠完成命名下水典禮,該艦由凱特王妃親自主持傳統的擲瓶儀式,為英國海上實力現代化寫下新頁。不過,即使下水,實際完工時間仍遙遙無期——格拉斯哥號自動工八年,下水已三年,緩慢的建造速度甚至超越美國。
26型巡防艦是英國為逐步汰換現役13艘23型巡防艦而研發的新一代水面作戰艦,原本構想是「以新換舊」一艘退一艘,但計畫多次受財政預算壓力與技術規劃變動影響;從最初的「未來水面作戰艦」構想,到後來的「環球戰鬥艦(Global Combat Ship)」方案,甚至經歷過嘗試三體構型和多型彈性設計,最終仍回歸傳統單一艦體路線,凸顯技術與現實折衝的艱辛歷程。
後來英國財政惡化,使原先預定建造13艘26型巡防艦的藍圖數度縮水。2015年,官方決策將數量縮減至8艘,僅保留反潛型,原有計劃中的5艘通用型則以31型巡防艦取代。31型則以丹麥伊瓦·胡伊特菲爾特級巡防艦為基礎壓低成本,務求在有限預算下維持皇家海軍基礎兵力更新。
26型巡防艦除了作為英國海軍換裝主力外,也深受大英國協國家青睞。加拿大皇家海軍與澳洲皇家海軍皆選定該艦為新世代水面艦隊基礎,並針對自身任務需求進行本土化修改——加拿大將其命名為河流級驅逐艦,並增設防空型配置;澳洲則稱為獵人級巡防艦,加裝本土相控陣雷達。這些衍生型帶來豐富的出口與合作商機,使英國設計成為國際主流方案之一。
設計方面,26型著重靈活多任務用途並設有大型多任務艙,強化無人載具(UAV/UUV)布署空間,且直升機甲板與機庫貫通,有助支持多樣化現代戰場需求。但這也使部分原規劃武器載具空間被取代,亟需進一步資金持續研發配套模組。
英國整體海軍造艦計畫頻頻受到財政約束與戰略需求變動考驗,像31型、未定案的32型等新艦,未來能否如願落實依然成疑。指望兵力強盛,仍取決於政府財政與資源分配現實,這在全球各軍事強權中早已成常態。
新一代26型巡防艦的下水,雖象徵英國皇家海軍的現代化里程碑,但未來能否如規劃量產、發揮預期戰力,考驗的將是國家財政的持久耐力與國際軍事局勢的變動。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