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台灣颱風季將迎3至5颱 兩條主要路徑需警戒
颱風季節即將來臨,根據氣象專家最新分析,2025年下半年台灣周邊海域預計將有3至5個颱風生成與影響。氣象中心指出,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趨勢,近年西北太平洋季風活躍,颱風的活動路徑和生成數量都呈現較大變化。專家特別提出今年可能有兩條主要颱風路徑需高度關注。
首先,第一首要路徑是由太平洋東南側生成的颱風,通常先侵襲菲律賓一帶,再向西北偏北接近台灣東部或直接登陸。這類颱風的特徵在於移動速度快、雨量豐沛,結合地形效應,容易在台灣中南部與東部地區帶來劇烈降雨。過去數年,不少大型颱風偏好走這條路徑,造成一連串山區土石流、道路坍方與低窪地區積淹水災情,民眾須提早做好防範。
第二條則是由南海朝向北方移動的颱風,由於生成點鄰近南中國海且移動距離短,其強度往往在登陸前維持高檔度。這類颱風偏向影響台灣西部與北部城市,尤其是人口較為稠密的都會區。專家提醒,南海型颱風來襲時常出現強風猛烈、瞬時降雨集中的特點,容易引發短時強降雨與都市積水,對交通與日常生活造成極大衝擊。
就整體發展趨勢而言,氣象中心建議,各地政府應進一步強化河川排洪系統及山坡地水土保持措施,同時農業、民生與交通等相關單位也要提前檢視防災應變計畫。氣象單位也會密切監測西北太平洋與南海的海洋溫度及風場變化,如果偵測到異常現象會即時發布警報資訊,協助民眾採取應對行動。
此次預報已經引發民眾關切,不少市民開始準備基本防颱物資,包括手電筒、乾糧、飲用水及緊急醫療用品。不少民眾也計劃針對自家屋頂、水溝進行清理,確保排水順暢。此外,交通運輸單位亦已著手檢查各項設施,預防因颱風來襲造成中斷。
氣象專家再次呼籲,雖然無法精確預測每一起颱風實際路徑與影響規模,但勤於留意官方即時天氣訊息、提早規劃與準備,是降低災損、保障生命財產安全的最佳方式。面對即將到來的風雨季節,台灣全島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