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製造業壓力加劇,產出與訂單同步下滑
英國製造業面臨多重壓力,根據最新發布的工業趨勢調查數據,5月總訂單差值降至負30,較4月的負26進一步下滑,遠低於市場預期的負25,創下自今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此數據反映製造業景氣持續低迷,產業界深受國內商業成本不斷上漲與國際貿易不確定性的夾擊。
調查內容顯示,英國製造業情緒持續受壓。業內普遍反映,原物料、能源以及人工成本持續高漲,加劇經營壓力。同時,環繞美國對進口產品調高關稅的不確定性,亦造成出口訂單承壓。數據中,出口訂單差值為負29,儘管相較上月略有改善,但仍遠低於長期平均水平,突顯國際市場需求未見明顯回溫。
生產表現方面,在截至今年5月的三個月內,產出量差值下滑至負25,這是自2020年8月以來最急速的萎縮。調查參與企業表示,部分來自汽車、金屬加工及電子製品等行業的訂單出現明顯減少,反映下游客戶對庫存調整與資金流謹慎,使得工廠稼動率與產能利用持續下降。部分中型廠商甚至傳出產線臨時停工的情況,力求控制成本及應對動盪的市場情勢。
儘管產出與訂單表現疲弱,但平均售價預期卻持續上揚,5月預估差值達到26,高於4月的23,顯示業者預期未來仍將被迫轉嫁部分成本壓力予下游客戶。調查中有企業坦言,目前通脹壓力未減,原物料與電力價格的漲幅持續超過預期,加之貨幣市場波動帶來的進口成本上升,實際盈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整體來看,英國製造業正處於高度不確定的經營環境。訂單流失與產出快速下降形成惡性循環,通脹壓力則限制了企業調整策略的空間。展望未來,業界普遍認為,若國內外需求遲遲未能回暖,加上成本因素難以緩解,製造業復甦之路將更加艱難。隨著全球貿易壁壘趨嚴及政策變動頻繁,企業將需不斷調整營運策略,尋求在嚴峻環境下的生存之道。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