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YMCA舉辦泌尿健康講座 長者學習自我照護
高雄市基督教青年會(YMCA)於4月30日上午,在英明會館四樓禮堂舉辦主題為「老年常見的泌尿疾病認識與保健」的醫學講座,吸引了許多民眾踴躍參加。此次講座邀請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浩瑋,針對中老年族群常見的泌尿健康問題進行深入解析,同時分享預防與保健之道。
陳浩瑋醫師開場時強調,泌尿道毛病並非只困擾女性或高齡長者,年過40的熟齡族群也要提高警覺。夜尿、頻尿、急尿、漏尿,以及排尿困難、感覺尿不乾淨等,這些症狀都會影響日常生活品質。陳醫師以貼近日常生活的比喻來讓大家理解泌尿系統運作:「膀胱就像水庫,神經則如同電線,而大腦負責總控,排尿過程則像馬達把水輸送出去。」隨著年齡增加,這套系統也會跟著老化,問題於是逐漸浮現。
特別是在高齡族群中,「夜尿」問題變得相當普遍。陳醫師提醒,只要一晚中有一次需要起來上廁所,就算有夜尿現象。這不單是小麻煩,而可能帶來跌倒、骨折、失眠以及情緒低落等嚴重後果,應及時向專業醫師諮詢和接受治療。
此外,講座也針對中老年男性常見的攝護腺肥大展開說明。初期患者通常會感到頻尿、急尿;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排尿困難、尿液滴漏等現象。如果拖延不治,後續恐影響腎臟功能甚至出現結石。陳醫師指出,現代泌尿系統疾病治療選擇豐富,藥物副作用低、效果穩定,即便需要進一步處理,也有微創手術可以考慮。他直言,醫師的責任不在於強迫患者接受治療,而是協助他們回到自在舒適的生活。
針對攝護腺癌的議題,陳醫師建議年長男性每年定期接受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查,且強調檢查前兩日避免性行為,以免影響檢驗結果。他指出攝護腺癌若及時發現,平均存活期可超過15年,多數早期病例甚至可以不必馬上治療,只做定期觀察。面對癌症,保持冷靜、早期篩檢與事先預防是關鍵。
這場講座不僅帶來實用的醫學資訊,也幫助大家破除對泌尿疾病的迷思,提升長者對健康的警覺。參與民眾紛紛表示收穫豐富,對未來的健康管理多了一份信心。活動圓滿落幕,現場溫馨氛圍中,讓醫療前沿資訊更貼近社區長者,守護每一位銀髮族的健康與福祉。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