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銀髮族泌尿健康講座 傾聽與照顧不再難

銀髮族泌尿健康講座 傾聽與照顧不再難

高雄市基督教青年會(YMCA)於4月30日上午在英明會館舉辦一場關注銀髮族健康的醫學講座,主題聚焦於「老年常見的泌尿疾病認識與保健」。現場吸引許多熟齡族群參與,座無虛席。此次講座特別邀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浩瑋,為現場民眾深入解析泌尿道健康的關鍵議題。

陳醫師一開場便指出,泌尿道疾病並非只困擾高齡者或女性,年滿40歲以上的熟齡族群更應多加警覺。他提到,常見症狀如夜尿、頻尿、急尿、漏尿以及排尿困難、尿不乾淨等,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造成不便與困擾。他以通俗比喻說明泌尿系統結構:「膀胱就像水庫、神經如同電線,而大腦是指揮中心;排尿的過程就像馬達將水送出。」隨著年齡增長,泌尿系統逐漸老化,相關症狀也更易出現。

「夜尿是長者最常見且容易輕忽的困擾,」陳醫師提醒大家。很多人認為晚上上廁所一兩次是正常現象,然而只要每晚需要起床排尿一次,即已屬於夜尿。他解釋可能由腎臟生理時鐘失調,或神經訊號傳達異常導致。夜尿除了影響睡眠,也會增加夜間跌倒、骨折的風險,甚至可能引發憂鬱,絕不可掉以輕心。

在針對中老年男性的「攝護腺肥大」議題時,陳醫師進一步說明,初期患者多出現頻尿與急尿,中期則可能有排尿困難,甚至出現尿滴至鞋等現象。若未及時治療,恐導致泌尿感染、腎臟功能受損、膀胱結石,最嚴重甚至需洗腎。不過,他也強調現在治療方式多元,藥物副作用低且療效穩定,若不適用藥物,還有微創手術等選項。醫療團隊會協助患者依自身狀況選擇最適合的治療,不會強迫病人走單一路線,目的是協助大家重拾自在生活。

談到男性易有疑慮的攝護腺癌,陳醫師表示,早期發現的攝護腺癌平均存活可超過15年,多數情況採取追蹤觀察而非積極治療。他建議年長男性每年至少一次PSA檢測,並提醒檢查前48小時避免性行為,以免影響準確度。

此次講座不只是知識分享,更邀請長輩們關注自身健康,破除對泌尿疾病的迷思與誤解。現場氣氛溫馨,主辦單位也對陳醫師的用心分享表達最高敬意,展現社區與醫療攜手守護銀髮族健康的決心。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