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擬禁各州AI監管十年 引發科技界強烈反彈
川普政府推動法案擬暫停各州人工智慧監管 引發科技界與專家激烈反彈
近期,美國國會正審議一項由川普政府提出的法案,該法案包括一項重要條款,將在未來十年內禁止各州制訂或執行任何與人工智慧(AI)相關的法律或規範。此舉在科技界與政策制定者中引發廣泛爭議,許多專家與業界代表紛紛表達擔憂,認為此政策可能扼殺州層級對AI風險的監控,削弱公共利益的保障。
人工智慧技術正快速滲透美國社會各個層面,涵蓋醫療保健、執法、招聘以及個人通訊等領域。儘管矽谷一再強調AI可以協助解決全球性的複雜問題,本質上仍存在不少隱憂,包括可能加劇就業市場的不穩定,甚至成為錯誤訊息和欺瞞的溫床。當前,美國尚無統一的聯邦級AI監管架構,僅有部分法律針對特定情況,如川普簽署的《刪除法案》,將未經同意的露骨圖片(含AI生成的內容)定為刑事犯罪。
然而,在沒有統一聯邦法令的狀態下,各州積極通過了針對AI技術的相關法律,特別是針對選舉中深度偽造技術的使用限制與招聘過程中的AI歧視防範。若該法案成功獲批,各州現行法規將遭受凍結,失去執行效力,長達十年之久。
支持該條款的聲音認為,全國統一的規範有助避免各州法規之間的重複及衝突,使企業與用戶在面對AI時能有更明確的一致標準。反對者則強烈指出,這種暫停州級監管的措施可能使美國喪失靈活應對AI風險的能力,尤其是在技術迅速演變的背景下,此舉將嚴重阻礙公共安全與消費者權益保護。
目前已有超過100家組織對眾議院提出的法案表達反對,警告此條款將嚴重限制對AI系統的必要監控。包括亞馬遜氣候正義員工聯盟以及代表Google母公司Alphabet員工的工會在內的多個勞工與科技界團體,也聯合署名反對此法案,彰顯從業員工對AI未來發展的擔憂。
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最近已投票通過該法案,為其立法進程掃清初步障礙,但整體法案仍須經多輪眾議院表決,最後送交參議院審查。未來幾個月內,這場針對AI監管權力歸屬及範圍的辯論,勢必成為美國政治與科技領域的焦點。面對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深遠影響,如何平衡創新發展與風險管理,仍是美國各界亟須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