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美國對中國製輪船徵收高額稅費 引發全球航運衝擊

美國對中國製輪船徵收高額稅費 引發全球航運衝擊

美國近期宣布,將分階段對所有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製輪船徵收高額稅費,旨在提振本土造船業。以每艘載貨容積介乎5萬至22萬淨噸的輪船計算,半年後中國船隻如停泊美國港口,單次可能須繳納約1950萬至8580萬港元不等的費用。目前約有17%在美國港口停靠的貨櫃船為中國製,這項措施對全球航運產業帶來極大衝擊。

有供應鏈專家直言計劃「瘋狂」。專家分析指出,現今中國與美國間貨物流通模式十分依賴美國各大港口串聯,例如從中國鹽田或南沙出發的貨船,會在洛杉磯、長灘、奧克蘭、西雅圖及塔科馬等港口多次停靠。倘若每次停靠都被課以高額稅款,航運公司將被迫節省成本,只選擇在單一美國港口停靠,後續改以鐵路運送貨物至其他城市。預料此舉將嚴重拉長貨運週期,令美國港口運作更加混亂,連帶加劇附近道路擁堵,最終會轉嫁至消費者,甚至打擊美國經濟。

現時中國是全球造船業的領頭羊,根據最新統計,全球在建大型船隻訂單總數為5735艘,當中中國製造就佔3454艘,等同62.5%。另外,造價上中國亦有壓倒性優勢,一艘美國造貨櫃船價高達3.3億美元,而同類型中國船隻僅需6000萬美元,價差接近4.5倍。

同時,中美科技及貿易戰持續升溫。中國企業積極發展自研半導體產線,減低對外部技術依賴。美國政府亦推動對海外製作電影加徵雙倍稅收,進一步保護本土影視產業。美方更有議員提議將多家中資公司,包含阿里巴巴,從美國證券交易所除牌,理由涉及潛在國安風險。

另一方面,兩國持續透過不同渠道磋商貿易爭端,期望維持雙方合理貿易往來。美國總統表示,雖未有計劃與中國國家領導人通話,但雙方官員仍就多項貿易糾紛保持聯繫,尋求公平互利解決方案。

在經濟、科技及航運多重壓力下,環球供應鏈正面臨新一輪重組挑戰。中國技術突飛猛進,相關領域活動亦獲全球矚目;而美國採取高壓貿易和產業政策,能否保住產業核心競爭力、同時維持消費者福祉,備受考驗。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