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俄博弈升溫、台灣政經社會多面轉型
美國副總統范斯近日以過去在伊拉克戰場服務的海軍陸戰隊軍官身分,現身馬里蘭州美國海軍學院畢業典禮,面對現場上千名即將開始軍旅生涯的新任少尉發表演說。他在台上直言,美國過去長期主導全球事務的局面已經結束,如今中國、俄羅斯等國家正積極挑戰美國在各領域的地位。「冷戰後,美國在空域、海洋、太空、網路的地位從未受過挑戰,但這種情況過去了。」范斯強調,未來美國將更有紀律地運用軍力,目標明確地應對全球威脅,不再無止盡介入目的不明的軍事行動。他提到,川普政府將回歸「現實主義」戰略路線,集中資源保護美國的核心利益,並以空襲葉門「青年運動」為例,執行目標在於確保美國航運自由。范斯最後強調,美軍紅線鮮明且將堅決執行,美國依然擁有全球最先進的軍事實力與人才。
歐洲方面,近日網路上流傳德國另類選擇黨(AfD)黨魁魏德爾稱中國為唯一能促使美國坐下談判的國家的影片。實際查證後發現,該片段來自魏德爾2024年8月在艾福特的公開演說,事實上僅涉及德國移民政策批評,並未提及美中關係相關內容。網傳影片配以虛構字幕,容易引發民眾誤解。
台灣方面,內政部近期要求各級民選公職人員,出訪中國、港澳時需事前公開行程,並於網站專區揭露相關資訊,目的在於促進交流透明化並保障安全。此舉引發基層民代意見分歧。金門部分里長僅以到廈門看牙醫為例也須登錄,引發是否侵害私人行為的質疑。不過,有議員認為據實以告可以消除外界不必要的質疑,看待正常兩岸交流應從公開透明的視角來看。
經濟與軍事動態同樣備受關注。中國近期於黃海劃設禁航區,引發南韓對航行自由的憂慮。另一方面,關於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美國針對產業進行調查,台積電再次表態,指出相關關稅豁免不應影響美國自身安全政策,強調企業配合但需維護國際供應穩定。對此,有立委批評現任政府未積極作為,反將企業推上前線。
在台灣地方,嘉義阿里山咖啡菁英賽拍賣藝妓生豆創新高價,新竹地區則因學齡人口增加,家長團體呼籲增設公立高中職名額。全國高中儀隊決賽則於台北舉行,各校學生展現奮鬥與團隊榮耀。立法院也傳出地方罷免投票激烈進行、政治生態緊張。而在國際消費金融領域,美日長天期公債殖利率持續創高,對全球財經局勢帶來新一輪討論。
軍事、經濟與社會多元議題交織,從美中俄角力、歐洲政壇波瀾、亞洲交流風波到地方民生需求,全球和台灣接連面對挑戰與轉型潮流。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