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2025美中貿易談判再陷僵局 關稅爭議與經濟向下壓力加劇全球動盪

2025美中貿易談判再陷僵局 關稅爭議與經濟向下壓力加劇全球動盪

2025年夏天,美中貿易談判再度陷入死結,成為全球市場矚目的焦點。川普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一場長達90分鐘的通話,雙方雖對外聲稱會談進展順利,將持續派團協商,但背後僵局並未解開。美方堅持要求中國擴大農產品和能源進口,並放寬稀土出口管制,而中方則強調必須撤銷對中國的不利經貿措施,力求調整兩國關係結構。不久後,川普突然指控中國違反協議,要求重啟談判,揚言不排除直接與習近平對談。專家分析,此舉不過是策略博弈的暫時停頓,真正的壓力或許才正要展開。

同一時間,美國經濟數據持續惡化。根據OECD最新預測,2025年美國GDP成長率將由去年的2.8%下滑至1.6%,2026年更可能跌至1.5%。第一季GDP已出現-0.2%的負成長,其中主因是企業為規避新關稅,大量提前進口原物料,導致進口飆升,反拖累了經濟成長。此外,美國核心通膨維持在2.5%,企業獲利率大跌,消費者支出下滑,勞動市場同時出現裁員與缺工的矛盾情形,經濟前景高度不確定。

川普推行的「對等關稅」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實施,但該措施遭美國貿易法院裁定總統權限越界。川普政府提出上訴,並獲得高等法院暫緩執行,關稅得以繼續施行。最終裁決尚未出爐,川普本人一再強調會尋找其他法律依據繼續徵收關稅,即便最高法院否決方案,仍有「Plan B」等待啟動,包括引用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白宮團隊聲稱,即使官司落敗,也將以國家安全為由推動相關措施。

這場司法與貿易攻防,讓全球陷入觀望。部分國家見縫插針,大舉囤貨出口至美國以避開新關稅,造成美國進口飆升,影響經濟成長。英國成為首個與美達成新協議國家,而中國則與美國在日內瓦達成臨時共識,但因川普質疑中國履約,雙方又在倫敦重啟談判。

在全球航空產業鏈方面,美國計劃對商用飛機零組件徵收新一輪關稅,引發多國連署反對,波音公司更罕見地加入國際反對陣營,強調新關稅政策恐重創美國航太競爭力。面臨各國貿易施壓與國內司法挑戰,川普不斷發布行政命令,政策搖擺不定,使市場不確定性升高。

未來90天成為關鍵觀察期。若法院終裁川普越權,關稅叫停,市場或可回穩;若川普取得勝利或另尋法源徵稅,全球經貿將繼續動盪。各國和市場參與者都在觀察,美國與中國的下一步,將左右全球經濟未來的走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