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者信心現微妙回升,通脹預期回落但勞動市場壓力猶存
美國最新消費者信心數據出爐,顯示經濟情緒環境正在出現微妙變化。根據6月密歇根大學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最終數值,消費者信心已伸出觸角,從先前的低點回升。該指數本月由初值60.5修正至60.7,較5月份的52.2明顯上升,顛覆了連續數月的低迷狀態,宣告六個月來首見上揚。
在經濟多領域同步改善的推動下,消費者對個人財務以及美國商業前景的預期顯著攀升,增幅約為20%。細項數據顯示,現況指數本月自初估的63.7調高至64.8,大幅超越上月的58.9,反映出消費者對於目前經濟氛圍的樂觀情緒有增無減。
然而,雖然指數止跌回升,市場整體情緒仍明顯比去年底低迷。相比去年12月,目前市場信心仍低約18%。許多消費者依然對美國經濟未來走向抱持保留態度,擔憂經濟增長會放緩,通脹亦有再升高的可能。
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指標則相比初估略微下修,由58.4微降至58.1,但同樣遠高於5月份的47.9,顯示人們對未來情勢的看法逐漸趨於穩定。與此同時,多項勞動市場指標亦表現出一定壓力。據統計,美國截至6月14日的持續失業救濟申請人數攀升至197.4萬人,高於上週的193.7萬人,也超過市場預期的195萬人,顯示勞動力市場仍有隱憂,消費者對職場展望依然審慎。
在物價上升的壓力方面,數據則透露出一絲緩和跡象。未來一年通脹預期已由上月的6.6%大幅下滑至5%,更低於預期的5.1%。長期通脹預期同樣下調,自初步的4.1%跌至4%,較5月的4.2%小幅回落。通脹預期的回落,有助於舒緩消費者對購買力削弱的疑慮,並可能緩解市場對聯準會升息的預期壓力。
整體來看,雖然消費者信心和現況指數出現回溫,部分數據如失業救濟申請人數上升、預期指標未能大幅突破,以及未來經濟與通脹的不確定性,仍讓消費者維持觀望態度。美國經濟正處在多空交錯的轉折點上,未來消費者信心能否穩固回升,仍有待後續經濟政策及全球經濟動態的共同影響。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