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衝突升級 美軍介入或引爆中東新危機
以伊衝突升級 美國可能介入引爆區域局勢新變數
近期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衝突進入第二週,戰事持續升溫。美國與伊朗之間的可能對抗成為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焦點。分析指出,若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對伊朗地下鈾濃縮設施發動轟炸,或採取更激烈措施如刺殺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區域戰事恐將失控,進入更為危險且難以預測的階段。據多方匿名專家研判,美國一旦介入,局勢可能朝五種方向發展。
雖然目前伊朗位於福爾多等地的地下核子設施仍具備一定防護能力,但外界推測,該國有可能存在尚未被美國與以色列發現的秘密核子基地。如果伊方的這些設施遭到重創,加上頂尖科學家傷亡,雖然該國短期內難以快速建造核武,仍會傾盡殘存資源加速核計畫。
專家指出,川普政府若在軍事行動後,對伊朗開出具吸引力的談判條件,如撤銷大規模制裁或提供和平保証,伊朗仍可能考慮讓步,降低對抗的烈度。然而,若僅採取高壓政策,伊朗勢必展開全面反擊,甚至有可能攻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盟友沙烏地阿拉伯或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亦不排除封鎖戰略性重要的荷姆茲海峽。
此外,伊朗也可能通過支持地區代理軍事團體升高衝突,例如加大對葉門青年運動、黎巴嫩真主黨及在伊拉克活動武裝團體的協助。如果衝突擴大,將使整個中東地區面臨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脅。
儘管外界臆測美國可能策劃刺殺哈米尼,但即便發生,並不能保證會迅速動搖伊朗長期穩固的神權軍事體制。專家分析,戰爭一旦全面爆發,伊斯蘭革命衛隊恐將在短時間內全面掌控政局。若軍方無法掌控大局,伊朗社會有陷入混亂甚至內戰的風險。然而,受制於伊朗長年鎮壓民主力量,整體政權更迭的可能性依然偏低。
近年來,伊朗多次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包括2022年針對婦女權益與自由的“頭巾革命”。部分民眾因厭惡現有宗教領導階層,對以色列和美國產生微妙態度轉變,期盼西方協助建立新政權。但在目前雙方高度軍事對抗、伊朗慘重傷亡的情況下,愛國主義情緒明顯抬頭,強化了民間對現有政府抗拒外來壓力的支持。整體而言,區域局勢仍充滿不確定性,未來發展有賴多方角力與外交溝通。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