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碼中東軍事部署 中國加速撤僑逾790人離境
美國中東軍事部署升級 中方加速撤僑逾790人離開伊朗
隨著中東地區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美國正加派大量軍力前往該區,以加強當地美軍及其盟友的安全防禦。近期,美方在阿拉伯海派駐的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為區內相關美軍基地及重要水域提供安全保障。與此同時,原本預定停靠越南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因應突發任務,近日已從南海轉航,預計在本月底抵達中東,接替卡爾文森號的任務。不過,屆時卡爾文森號並不會即時離開,意味著中東地區將同時擁有兩個美國航母打擊群部署,軍事力量大幅躍升。
卡爾文森號及尼米茲號皆為美國重要的核動力航母,各自可搭載超過5,000名官兵,並配備60多架戰機。同時,隨行的導彈驅逐艦及巡洋艦均配有戰斧巡航導彈,具備打擊數百公里外目標的能力。此外,美國還擴大空軍部署,增調多款先進戰機,包括F-16、F-22和F-35,加強戰鬥空中優勢。雖然華府方面強調所有軍事調動僅屬於防禦性質,但外界普遍認為,美國此舉是為因應地區可能爆發的衝突。
伊朗方面則發出嚴正警告,表示若美國與以色列聯手對伊朗核設施發動攻擊,德黑蘭將會展開報復行動,首要攻擊目標是駐伊拉克美軍基地,並針對其他設有美軍基地的阿拉伯國家進一步回應。區內局勢因此急劇緊張,多國陸續啟動撤僑計劃,協助本國公民駛離風險最高的地區。中國則開展大規模撤僑行動,已成功組織逾790名中國公民自伊朗撤往安全地帶,並持續協調安排超過1,000人撤離。鄰近的阿塞拜疆、土庫曼等中國使領館也在邊境部署工作小組,加強通關協助,擔當中轉或安置的橋樑。
伊朗及以色列之間的緊張關係,令地區風險不斷攀升。各國紛紛加強本國公民保護措施,部分中國公民也已從以色列撤出。當地局勢依然嚴峻,區內國家正追蹤最新發展,預防危機全面擴大。美國軍力集結,與中國快速撤僑行動形成鮮明對比,彰顯大國在中東局勢微妙時刻所採取的不同應對策略。
展望未來,中東軍事與政治局勢仍然變數重重,多國外交合作與軍事部署將繼續影響區域安全架構。各方正密切關注美伊角力演變,防止局勢失控引發大規模衝突。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