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速多邊貿易談判 聚焦大國及小型經濟體
美國政府加快多邊貿易談判步伐,首波協議聚焦多國
美國近期積極展開一波多元化的貿易談判行動,鎖定包括全球出口大國以及若干小型經濟體,意圖在最短時間內累積多項貿易協議,作為後續更多談判的範例。據知情人士透露,總統領導下的貿易談判團隊,現已提出包含約20個主要貿易夥伴的優先名單,並向國會進行了相關簡報。這份名單涵蓋了日本、南韓、越南等美國進口來源大國,同時也將斐濟、賴索托、模里西斯等小型國家列入洽談對象。
消息人士指出,美國希望藉由這輪談判,有效縮小與部分國家的長年貿易逆差。美國高層官員透露,目前正和18個國家進行會談,名單雖未對外完整公布,中國已被納入討論範圍。美中經貿高層人士已於瑞士展開兩天會談,雙方就核心問題僵持不下,突破機會被認為有限。不過,這場談判依舊被視為新一輪「貿易戰」的開端,雙方均積極尋求擺脫經濟雙輸的困境。
此外,美國商務部高層說明,將部分小型經濟體納入名單,是希望建立「樣板」協議,未來可以簡化與其他國家談判進程。例如澳洲、阿根廷、柬埔寨、厄瓜多、印尼、以色列、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瑞士及台灣等國家,都在美國優先談判之列。這些國家經濟規模差距極大,卻成為美方策略性選擇的重要一環。
部分國家私下向美方反映,目前美國對於哪些國家才能獲得關稅減讓,尚未提出明確標準,但相關官員表示,初期談判會優先選擇較低調的貿易夥伴,透過與這些對象快速達成協議,再為其他國建立示範效果。有分析認為,對於規模較小的國家,協議門檻較低,談判易於達成,接續將帶動更多國家循序跟進。
據了解,美國官員與巴西、菲律賓等更多國家也有非正式接觸,歐盟和美國談判代表則維持定期商討。之前美國已和英國達成貿易協議,印度、台灣、瑞士也是密集磋商對象之一。華府官員提及,這項策略旨在快速確保多筆協議成案,即便部分協議對美整體貿易額影響有限,但能為未來更複雜的談判打下基礎。一些小國,像列支敦士登,也正積極與美國協商,期望避免未來受到更高「對等」關稅所苦。
隨著全球經濟體積極尋求與美國穩定貿易合作關係,這波多邊談判動作格外引人注目。接下來,雙方是否能在既有分歧中尋求突破,受到各國經濟界的密切關注。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