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徵收新關稅震撼中國跨境電商 Temu加速本地化調整
美國近日對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小額包裹徵收嚴格新關稅,終結了原本針對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的免稅政策,此舉對以銷售廉價中國商品為主的跨境電商帶來巨大衝擊。依照新規定,這類包裹將被徵收高達申報價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關稅,標誌著中美貿易格局再起波瀾,國內外數家電商企業不得不調整經營策略應對。
面對這一轉變,拼多多旗下的Temu率先採取行動,宣布將放棄依賴來自中國的低價商品直郵美國的運營模式,轉而推動「本地履約」策略。這意味著未來Temu在美銷售的商品將主要來自美國本地商家,而非中國直發,期望藉由改善供應鏈模式,有效規避關稅衝擊。Temu已經向美國市場招募商家,強調會僅銷售這些合作企業的在地商品,並計劃保持當前的低價優勢不變。
近年來,Temu和同為中國電商巨頭的SHEIN在美國市場攻城掠地,憑藉低價策略吸引大批用戶。隨著新關稅上路,兩家公司在美商品價格普遍出現明顯漲幅。據悉,Temu網站部分商品價格較以往翻倍,SHEIN個別產品調整幅度甚至超過三倍。新稅政策出台前,早已對中國商品徵收的145%高額關稅,令中美貿易關係愈發緊張。由於成本大幅增加,漲價成為電商平台無可避免的選擇,消費者已直接感受到價格壓力。
調查發現,Temu近期已在美國網站下架絕大部分中國直發商品,原本在結帳時另行列明的高額進口稅費也難覓蹤影。最新頁面上,只剩標註「本地」且毋須進口費的商品。這預示賣家須提前將貨品進口到美國,存放於當地倉庫,方能上架銷售。SHEIN目前仍有部分商品來自中國,但關稅資訊則未明確標示。
商品價格上漲和市場氣氛轉變,已對兩家公司在美國的宣傳策略產生顯著影響。有數據顯示,Temu與SHEIN大幅縮減了在Google上的廣告投放,這在過去曾是其拓展美國市場的主要手段之一。以往每五則廣告即有一則屬於這兩家電商,如今幾乎絕跡。此外,美國應用商店購物類應用排行榜中,Temu與SHEIN的排名也雙雙下滑,分別落至第11位及第6位,較去年明顯退步。
美國新政策帶來的連鎖反應,正加速中資跨境電商對美策略的本地化調整。短期內,消費者難免面臨價格上漲和商品選擇減少,長遠則有待觀察平台如何在新的規則下尋求突破。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