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衝擊東南亞出口導向經濟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衝擊東南亞出口導向經濟

美國近期對多個東南亞國家實施對等關稅措施,引發該地區多國的關注與積極應對。由於東南亞多國的經濟高度依賴出口和製造業,此舉對區域經濟產生深遠影響,成為美國關稅政策的最大受害區之一。同時,在全球供應鏈持續從中國轉移至其他亞洲地區的背景下,這一動向也牽動著相關產業結構的重組。

泰國方面受到的衝擊尤為顯著。根據近期公告,泰國的關稅稅率被設定為36%,令泰國財政部長Pichai Chunhavajira感到「有點震驚」。他公開表示,泰國已經準備向美國提出更多優惠措施,並強調美方在制定新政策時,並未考慮泰國最新的對案。Pichai於社交平台X上發聲,強調將會「奮戰到底」,目標是確保泰國能夠在這場談判中爭取到最佳條件,以保護國內出口產業的競爭力。

印尼則同樣面臨壓力。美國對印尼設定的對等稅率為32%,加重了印尼出口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負擔。在這一背景下,印尼首席談判代表Airlangga Hartarto結束參與於巴西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後,立即前往美國與官員展開談判。根據印尼經濟事務協調部發言人透露,目前雙方仍有談判空間,印尼正在最大限度利用機會,力求降低關稅壓力並維持主要出口產業的穩定。

馬來西亞方面同樣受到關稅新政波及。美國決定對馬來西亞徵收25%的對等稅率,這讓馬來西亞貿易部加快應對步伐。該部門發言人指出,馬來西亞正持續努釐清關稅範圍,與美方保持溝通,努力推動達成兼顧平衡、互利且全面的貿易協議。當前,馬來西亞政府正積極尋求確保本國製造業與出口業能在新稅制下維持競爭優勢。

除關稅相關議題外,市場亦關注美國勞動市場數據。美國最新公佈的初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為233,000,低於先前的237,000與預測值的240,000,顯示美國勞動市場依然保持韌性。

綜合分析,東南亞各國面對美國突如其來的對等關稅舉措,正展開一連串密集談判,爭取減低對出口主導型經濟的衝擊。未來談判走向與結果將對全球供應鏈調整和區域經濟格局帶來重要影響。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