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自駕車市場競爭升溫 Waymo與特斯拉爭奪未來主導權

自駕車市場競爭升溫 Waymo與特斯拉爭奪未來主導權

自駕車市場競爭升溫 Waymo與特斯拉爭奪未來主導權

自動駕駛技術近年來發展迅速,兩大科技巨頭Waymo與特斯拉的競爭布局受到市場高度關注。Waymo於2009年作為Google的內部專案啟動,七年前獨立成為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子公司,以穩健的腳步深耕無人計程車服務,目前已是美國唯一正式提供付費無人駕駛計程車的企業。Waymo車隊規模已超過700輛,其中約300輛部署於舊金山,並且每週在舊金山、鳳凰城、洛杉磯和奧斯汀等地執行超過25萬趟完全自動駕駛的收費行程,服務即將擴展至亞特蘭大、邁阿密及華盛頓特區。

近期,Waymo管理層透露,公司未來有意開放個人消費者購買旗下自駕計程車,使無人駕駛汽車從共享平台進一步進入個人市場。雖然尚未公布相關時程與細節,但此舉被外界視為自駕產業發展的一大新方向。Waymo長期透過與汽車製造商Hyundai、Zeekr及Jaguar等合作夥伴合作,業界普遍預期若未來推動個人擁有,很可能會聯手現有車企,而非自行大規模生產車輛。分析人士指出,Alphabet母公司並未涉足汽車製造,Waymo將善用其龐大的企業合作網絡實現產品落地。

與此同時,特斯拉則加快推動自駕計程車商業化。執行長馬斯克表態,特斯拉計畫於今年6月在德州奧斯汀推出付費自駕計程車服務,並瞄準加州和其他州分為下一步。在技術方案方面,特斯拉主張完全依賴攝影機與人工智慧,強調可提升產量並大幅壓低成本,相較於Waymo使用包含雷射雷達在內的多重感測器組合,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自駕車成本或可降至Waymo的四分之一甚至更低。特斯拉也計劃承擔自駕計程車服務的車禍與法律責任,與現有Autopilot及FSD輔助系統由駕駛承擔責任的模式明顯不同。

不過,無論是哪一種技術路線,目前自動駕駛系統在應對複雜路況、氣候變遷及行人行為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挑戰。業內普遍認為,大規模商業化推行仍須克服多方面技術與法規門檻。去年,Cruise因發生自駕車事故而遭美國聯邦機構調查並暫停營運,顯示此產業仍處於關鍵爬坡階段。

儘管如此,隨著技術演進與市場接受度逐漸提升,未來無人計程車有望從共享模式跨足個人市場。Waymo與特斯拉持續角力,無疑將對全球自駕車產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