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強化資訊防護 非自然人訪問將受限
網站強化資訊防護 非自然人訪問將受限
為因應網路安全威脅日益嚴峻,以及維護網站內容的專屬價值,部分網站近期開始加強對非自然人流量的管理。所謂「非自然人訪問」,包含了未經認證的自動化程式、機器人、爬蟲等,這類工具多用於自動擷取網站資料,但也可能帶來商業利益損害、內容盜用甚至資安風險。業者近期已陸續開啟過濾機制,針對相關異常訪問行為進行封鎖,阻止未經授權的程式進一步連線。
據悉,現在網站會主動辨識來自機器人或未經授權程式的請求。一旦發現非人為訪問行為,系統將自動給予權限中斷,暫停此來源的連線能力。該網站強調,這麼做主要是為了提高資訊安全層級,阻絕潛在竊取或惡意操作。此外,由於內容具備一定市場價值,過度或惡意爬取也會對原創者合法權益造成影響,這也是此舉的另一主因。
對於遭到暫時封鎖的用戶,網站有明確指引。管理方建議管理者先全面檢查自家網路環境,確保所有連線行為均為正常的人為操作;如有發現機器人、爬蟲等工具持續訪問網站,必須立即停止相關自動化活動。針對被限制連線的狀態,用戶可將系統提供的異常資訊妥善記錄,再主動聯繫網站客服反映,辦理暫時或永久解除限制的需求。
至於有特殊業務需求、必須採用自動化方式合法存取網站內容者,也有申辦管道。欲認證使用爬蟲等工具的企業或個人,只要先聯繫客服說明需求,網站方會指派專屬業務窗口協助審核和設定,確保後續的資料存取行為合法合規,同時保障網站內容所有權人權益不受損害。
上述措施反映出台灣網站經營者對數位資安和著作權益的高度重視。隨著網路資訊化進程加速,網站內容管理與安全防護成為普遍需求。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加强管制不同來源的存取流量、建立清晰申請管道,既可減少資料被濫用風險,也有助於產業正向發展與內容創新活力。
隨資訊取用便利性日益提升,業者面臨的內容保護和資安挑戰也相對倍增。新措施除了為網站建立網路保護牆,也促使各方共創安全、健康的網路生態。未來,如何兼顧公開性、便利性與保護,將持續是相關產業探討重點。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