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飲酒風險上升 科學家籲關注健康隱憂
近年來,隨著女性在經濟和社會地位上的提升,飲酒行為的趨勢也出現明顯變化。研究顯示,高收入、晚婚及隱性壓力增加,使得更多女性參與飲酒活動。科學家指出,這一現象令人擔憂,因為相較男性,女性的身體對酒精的代謝能力較差,因此飲酒相關健康風險也更大,包括腦損傷、認知缺陷、乳癌等多種癌症、心血管疾病、肝損傷與免疫系統功能障礙。
根據美國近年的統計,從2016年到2021年,女性因酒精導致的死亡率成長了35%,明顯高於男性的27%。專家認為,社會規範的變化讓女性飲酒逐漸普遍,同時工作壓力、家庭與個人期待交織,使酒精成為紓壓手段,比以往更容易接觸。另外,酒商也針對已婚及有孩女性設計行銷策略,進一步推動這一趨勢。
雖然女性平均飲酒量通常較男性少,但健康風險卻高得多。研究指出,男性需每日飲用3.2杯酒才會大幅提升早逝風險,而女性僅需1.8杯就可能危及健康,原因與性別在酒精吸收與代謝上的差異有關。女性體內可用於稀釋酒精的水分比男性少,脂肪比例又較高,導致相同飲酒量下,女性血液中酒精濃度更高。此外,女性體內協助酒精代謝的酒精脫氫酶活性,比男性低約40%,進一步加重身體負擔。
心理層面的研究發現,女性較容易因壓力或負面情緒而飲酒。大腦成像顯示,女性前額葉皮質發育較早,有助於控制衝動;但杏仁核反應性較強,更易受到焦慮等情緒影響,傾向用酒精緩解心理壓力,與男性傾向尋求娛樂及刺激的動機不同。針對這些性別差異,科學家正研究如何從生理及神經層面切斷酗酒動機。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有研究指出,女性若能完全避免飲酒,可大幅降低乳癌風險。進一步的動物實驗也顯示,減少發炎反應有助改變壓力下追求酒精的傾向。這類發現有望為未來針對女性的酗酒防治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新方法。總體而言,科學界正呼籲對女性飲酒健康風險給予更多重視,同時寻找針對性的預防及介入策略,以保障女性身心健康。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