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day AI招聘演算法捲入集體訴訟,涉年齡歧視引發全球關注
全球知名的人工智慧招募平台 Workday,憑藉其創新求職管理技術及「HiredScore AI」服務,為超過11,000家企業提供便利的人力資源解決方案。每月有數百萬筆職缺透過其平台發佈,有效簡化了企業的招聘流程。然而,這家科技領導者目前正因招募演算法涉及歧視指控而捲入集體訴訟,相關風波引發了市場及社會的高度關注。
此案的發展來自多位求職者的訴訟,原告群體指稱他們於Workday平台多次投遞履歷,卻屢次遭系統自動拒絕,且過程快速,顯示「根本未經人工審核」,而核心爭議在於是否存在演算法之不當偏見。主訴者之一——德里克·莫布里——表示,雖具備優異學歷背景及多年跨領域專業經歷,卻在過去七年內以年齡、種族、殘疾為由,被平台自動刷掉超過百份工作申請。後續其他原告亦加入,均爲40歲以上,他們共同指述申請流程中,不只投遞數百份履歷接連遭拒,且大多在數小時甚至幾分鐘內便收到不錄取通知,甚至時值深夜或非工作時段。
法庭文件詳細記錄,有申請者在凌晨擊送履歷後,於短短一小時內便遭自動拒絕,這些細節強化了外界對於演算法自動篩選的疑慮。原告方主張,演算法設定及執行「不成比例地剝奪」了40歲以上應徵者的就業資格,造成年齡歧視。這起案件的後續發展,可能將成為全球企業在招募過程中運用人工智慧與演算法的重要參考依據。
專家與權益團體也發聲警示,人工智慧雖能大幅提升人資工作效率,但若不慎設計或缺乏適當審查,可能放大原本職場中存在的偏見。事實上,早在2018年,亞馬遜就曾因自動化招聘工具偏向男性而被迫終止系統。隨着技術普及,這類問題日益受到關注。
對於指控,Workday堅決否認技術本身帶有偏見。公司在法庭聲明中指出,平台並不直接決定誰該錄取,亦無介入具體招聘決策過程。然而,原告群體的經歷顯示,實際效果與企業保證或有落差。這起訴訟結果不僅牽動數位時代下的求職方式,也將影響企業未來是否及如何安全採用人工智慧輔助人才甄選。業界與社會各界皆正關注,人工智慧能否帶來公平且具包容性的就業環境。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