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拳擊聯盟啟動性別基因檢測新規,跨性別運動員參賽資格再掀爭議
世界拳擊聯盟(World Boxing, WB)近日公布最新規定,未來欲參加WB主辦或認可賽事的選手,必須接受生理性別(sex)檢測,檢測結果將決定選手參加男子組或女子組比賽的資格。該新政策於國際拳擊圈掀起熱烈討論,也引發許多國家體育機構與運動員的關注。
依照新規定,所有報名參賽的拳擊手,除非已經由組織確認生理性別,否則必須配合進行聚合酶連鎖反應(PCR)基因檢測,檢查是否具備SRY基因。SRY基因存在於Y染色體上,可作為分辨出生理男性與女性的重要依據。檢測顯示具有SRY基因、或因性別發展差異(DSD)出現雄性化特徵者,將被認定為「生理男性」,僅能參加男子組比賽;檢測結果為XX染色體、或無SRY基因且未因DSD產生雄性化現象者,則被認為是「生理女性」,得以參加女子組比賽。
此規定對於近年備受爭議的跨性別選手議題,有明顯針對性。WB強調,若選手拒絕基因檢驗,將無法參加任何WB賽事,包括具有奧運資格認證的國際比賽。近期獲得關注的阿爾及利亞、利亞拳擊手Imane Khelif等運動員,其參賽資格皆在新政策下受到嚴格審查。相關權益團體則表示關切,部分選手質疑該規定對選手隱私與人權可能造成衝擊。
值得一提的是,Imane Khelif曾於2024巴黎夏季奧運拿下金牌,她與台灣籍選手林昕瑩等人一度因生理性別問題受到國際關注與質疑。新規定上路後,未配合基因檢查者,未來將無法參與WB主辦或認可之女子組比賽。
今年2月,國際奧會(IOC)暫時撤銷WB國際總會資格,使其在全球賽事及管理層級受到影響。但IOC於3月再次表決,同意將拳擊納入2028洛杉磯奧運正式競賽項目,意味拳擊運動在奧運舞台的地位依然穩固。隨著WB提出更嚴格的性別資格審查,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奧運運動項目制定性別政策的最新進展。
目前跨性別運動員參與競技體育的議題,已成為國際間高度關注的爭論焦點,包括美國總統拜登及各國保守及進步派政要,都曾針對相關規範公開發表意見。WB的最新政策,無疑將繼續推動各界對於體育競技性別公平與科學檢驗標準的深度辯論。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