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響應世界手部衛生日 推廣正確洗手五步驟
響應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世界手部衛生日」,臺南市衛生局攜手轄區各大醫療院所及行政區衛生所,共同展開一連串手部衛生宣導活動,力求提升醫護人員與市民對洗手重要性的認識,減少醫療院所及社區中傳染病的風險。
今年世界手部衛生日主題聚焦於「洗手五步驟五時機,健康守護你我他」,市府衛生局邀集中大型醫院、診所以及基層衛生所,利用各院所的跑馬燈、社群媒體與官方網站等多元平台,大力宣導相關健康知識。不僅熱烈邀請市民響應,還特別設計通俗易懂的圖文,將正確洗手步驟融入日常情境,讓「手乾淨、病菌OUT」成為生活新常態。
醫護專家指出,雙手是傳播細菌與病毒的重要媒介,無論是普通感冒、腸病毒、流感,還是新興傳染病,都有可能經由手部觸碰而擴散。因此,正確洗手不僅是自我防護,更是守護全體市民健康最直接的方式。臺南市衛生局進一步提醒,請大家遵循「濕、搓、沖、捧、擦」五步驟進行洗手:先用清水將雙手沾濕,取適量肥皂搓揉每個部位不少於20秒,再用流動清水沖洗雙手,接著雙手以手掌捧水洗滌,最後用乾淨毛巾或衛生紙擦乾,完整洗淨手上細菌與污垢。
此外,市府衛生局特別強調,日常生活中應記住「五時機」—吃東西前、如廁後、擤鼻涕後、抱小孩前,以及看病前後,這五個重要時刻,都應確實將雙手清潔乾淨。正確的清潔方式,不僅能有效預防腸胃炎、流感等傳染病,更是守護幼童、長者及家人健康的關鍵。
臺南市衛生局局長表示,感謝各級醫療單位的配合與支持,透過跑馬燈提示、市府各社群平台的推廣,以及基層衛生所主動進行教育宣導,讓正確洗手知識逐步深入人心。局長進一步呼籲,市民除了配合醫療院所的各項防疫措施,更應養成「勤洗手、保健康」的自律好習慣,減少因手部衛生不佳帶來的疾病傳播,共同為臺南的安全與健康努力。
市府衛生局也預告,將持續投入更多資源在健康教育及傳染防範措施,確保衛生觀念普及至每個角落,打造健康安全的城市生活圈。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