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草山行館擬增民宿引發爭議

草山行館擬增民宿引發爭議

台北市北投區著名的陽明山草山行館,曾經是先總統蔣中正在台的臨時官邸,歷經一場大火後修復,如今作為重要的歷史文化景點開放民眾參訪。然而,近日園區周邊建物擬規劃轉型為民宿,引發當地居民的廣泛關注與爭議。

草山行館始建於1949年,見證了台灣近代歷史的重要時刻。隨著時代變遷,行館已不再作為官邸使用,而是轉型為結合藝文展演與餐飲的多功能生活空間。行館主建物及周邊四棟附屬建築,原本分別提供蔣中正隨扈與幕僚短居使用。近日,負責營運的業者在官方網站上曾短暫上架住宿服務資訊,包括房型、價格、設施介紹,引發居民質疑草山行館是否正被逐步商業化、淪為民宿經營。

消息曝光後,湖山里長李秋霞帶領多名里民公開表達反對立場。李秋霞認為,草山行館蘊含高度歷史意義,是老一輩社區居民共同的記憶與情感寄託,而且過往縱火案造成園區重大損毀,地方民眾對安全問題仍心有餘悸,擔憂將來若過度開放、轉型民宿,除了衝擊歷史氛圍,更有不可預測的安全隱憂。

面對外界疑慮,觀光傳播局回應,現階段草山行館並未核准作為民宿使用,相關申請也因不符合現行規定遭到駁回。文化局則強調,依據相關契約規範,草山行館園區須以歷史教育、文化體驗為主要經營方向,非但不會單純作為住宿設施,還會強化定期查核,杜絕非法經營或形式上的商業化傾向。

負責園區營運的業者也澄清,目前僅有一棟建築申請民宿,仍處於規劃與合法裝修階段,並無實際對外經營住宿,僅因維持環境安全與巡查需要,才會出現夜間燈火通明的情形。此外,業者強調,未來若發展住宿體驗,也將落實文化資產維護原則,注重保存地方特色、避免影響社區日常。

社會各界普遍關心草山行館未來發展定位。部分學者與民意代表呼籲,應以「低商業、高文史」為核心,審慎評估民宿與歷史場域共存的可行性,並強化居民參與、資訊公開。草山行館的保存與活化,牽動的不只是回憶,更是北投地區獨特的文化資產。無論未來規劃如何,如何兼顧歷史價值與活化運用,仍考驗著業者與地方政府的智慧。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