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元培立陶宛駐村 探索波羅的海之路歷史新詮釋
台灣藝術家熊元培近期獲選前往立陶宛SODAS 2123藝術中心駐村三個月,展開以「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事件為主題的創作計畫。此次計畫由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攜手台灣藝術團隊「超級浪」共同推動,致力於深化台灣與立陶宛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
熊元培1985年出生,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設計產品系,長期在設計與當代藝術領域耕耘。他關注社會介入與協作,經常以「社會雕塑」的方式,引領公共行動,藉由藝術探討酷兒認同、公共空間、社會住宅、新資本主義及台灣地緣政治等多元議題。熊元培的作品因深入探索與反思台灣公共事務,獲得眾多關注與肯定。
過去,熊元培曾於2022年前往德國柏林貝塔寧藝術村駐村,推出「飛彈工廠」計畫,邀請民眾參與紙飛彈塗鴉創作,以藝術手法象徵消除中國導彈威脅,成為引發討論的焦點。今年則赴美國芬蘭湯姆基金會,持續「酷兒素描」系列,聚焦於亞洲酷兒移民在西方社會中的身分認同與困境。
本次立陶宛駐村計畫,熊元培將以協同藝術介入方式,深入探討「波羅的海之路」這一關鍵歷史事件。1989年8月23日,波羅的海三國人民攜手組成600公里人鏈,和平表達對自由和獨立的訴求,為世界歷史留下深刻印記。熊元培將與當地社群密切協作,融合設計思維與參與式藝術創作方法,挖掘事件背後多重的政治與歷史敘事,試圖重新詮釋這一歷史時刻在當代社會的意義。
此次立陶宛駐村藝術家徵選共吸引18組藝術家角逐。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指出,台灣與立陶宛已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基礎,這次共同推動駐村交流,旨在深化雙方藝術對話,促進人脈網絡拓展。外界期盼熊元培這一系列以歷史事件為靈感的創作,能為維爾紐斯藝術圈帶來新穎觀點,也進一步鞏固台灣與中東歐地區的藝術合作,為未來更多長期合作關係立下基石。
台灣藝術能量持續踏出台灣、進軍國際舞台,透過多元議題的呈現與交流,讓世界看見台灣創作者的多元視野與在地關懷。熊元培此次駐村,更被期待成為深化國際藝術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智新聞